主題:老師的『形象』及『尊嚴』

[回討論區] | [回應此篇文章]
發言 : 朱家瑞 / IP位址:61.66.57.225 / 時間 : 2003/2/26(10:56:26)
如果我們同意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,擁有權利者一定擁有知識,也就是擁有知識是擁有權利的必要條件,而非充分條件。將來知識產業的成長會比資訊產業的成長毫不遜色。如果進軍資訊的是數位,而進軍知識的一定是『老師』,『電腦』是八十年代至今的風雲人物,老師將是二十一世紀的風雲人物。
非常有幸能被施先生批判,因此我也誠心的再回應一些想法。
施先生對談判必有深入的見解,在這兒就以一些數學上的理論,向施先生請教。很多「應用數學」理論已用在政治、經濟、社會及教育上,應用數學最早期是運用在二次大戰的末期中的『作業研究』,『談判理論』也一度用於之後的在美蘇的軍武比賽。談應用數學,一定要知道馮紐曼,而『賽局理論』在十九世紀就已成型,馮紐曼在1944年和摩根央坦利共同發表的的『賽局理論和經濟行為』,將馮紐曼推向世界的頂端;馮紐曼也是堅持美國的原子發展應用於商業用途發明主要者,也是他的研究讓美國的原子彈提早一年問世。
和馮紐曼『賽局理論』對立的是納許,1995諾貝爾經濟獎得主(這個獎慢了近半世紀才到手),納許不同意其尊師的馮紐曼『賽局理論』而提出『均衡理論』,強調就是施先生所提沒有規則的賽局,利用數學找出所有可能,再分優勢策略與劣勢策略,找出均衡點。它的理論在今日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的發展上都得到了驗證。
今天我想提的是另一個數學上的理論,此理論的發展和約翰.奈許的『均衡理論』有密切相關,就是『渾沌理論』,『渾沌理論』也是應用數學的一環,『渾沌理論』用在今日的太空發展、生物學、地形學很多領域都運用,社會學及教育學上用的也很多,「後現代」也是一個滿足『渾沌理論』下的『複雜』;教育改革何嘗不是如此。
自1990年代起發展,在均衝理論中的優勢和劣勢正是『渾沌理論』中的『複雜』現象的釐清,因此切入我們的正題,如您所言全教會正在這個賽局中,目前已談不上優勢策略,僅是在劣勢策略中找一個傷害比較小的情形而已。
『渾沌理論』有四個條件,現代組織大都滿足其『模型』,首先就是非線性組織,脫離傳統威權的由上而下模式,也是複雜的體系,其次是起始點(initial point),奇異點(strange point),『蝴蝶效應』及擴大效應。目前而言,全教會處於劣勢點(優勢點的『時間』已不再,應該是去年928前後),目前祗是選一個劣勢中的優勢而已。不論那一種情形,下一『時間』通過後一定會被『擴大』,不用說也知道,您看到的是中子彈,我希望的是TNT,根據您的『英雄』早已斷定這是一場雙輸的賽局(應該是多輸或全輸的賽局)。
為讓雙方少受一些負面的外力,目前似不宜作一些火上加油的言論,但讓雙方認清局勢的言論是有必要的,甚至是找出奇異點(strange point)『解』的策略,大家或許可以慎重提出,也希望旁觀者大家都是用『中性』來看本事件。
最後我要說傷害到組織事小(本來就要組織再造),但希望不要傷害到老師的『形象』及『尊嚴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