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[新聞稿]全教會聲明稿【輕言實施教師分級,不怕校園階級化、功利化嗎?】
1 個附加檔案
【敬請公告】全國教師會新聞稿
【輕言實施教師分級,不怕校園階級化、功利化嗎?】 媒體於今天報導,教育部將試辦教師分級,本會聲明如下: 一、本會理事長吳忠泰老師,昨日僅就「教師分級」議題接受媒體訪問時,未曾回答有關「教師進修」、「教師評鑑」之意見,媒體有關教師進修或評鑑之報導,顯有誤植。 二、沒有法源依據前,請政府勿草率推動 「行政程序法」規定的很清楚,沒有法律授權,政府不能擅定制度,此為民主國家依法行政之指標。訂定法源的要求,是希望政府施政前要有詳細的規劃和整體影響的評估。教育部雖宣稱「試辦」,但對於試辦方案至今未見召開任何研議、諮詢會議,可見態度之輕忽、獨斷,亦不見其詳細的規劃和對學校教育的整體評估。 三、「功利文化」或「志業文化」,需有所抉擇 部分人士以為把老師分級之後,老師就會為了升級而有所表現。殊不知,這種想法只是心理學最早期的「刺激反應理論」,理論的依據來自於對小白鼠的實驗。即使認為老師僅是小白鼠,也要想想,當老師已經升至「高級教師」而不再能升級時,難道就不再有教學熱忱了嗎? 台灣的中小學教師進入本職前,就已經清楚地知道,如果不想當主任校長,一生將都是教師。對台灣廿餘萬中小學教師而言,「教師」是他們一生的「志業」。 教師現在如果有士氣需要鼓舞的問題,那是有更深層的問題有待解決,不是為了無法升級。鼓勵老師為升級而努力,會比保留現有的志業文化好嗎? 四、誰有權評定教師等級?難道不怕使教師失去專業自主? 以傳統的學校制度來看,行政人員和老師一直存在著從屬和指揮關係。這種關係在強調教師專業自主的價值導入教育界後,學校「行政」和「教學」並立為學校兩種專業,透過互相溝通協調和合作,才得以完成教育目標。如果學校行政主管又成為教師分級的評定者,中小學傳統的行政和教學從屬關係,難免死灰復燃,教育部過去數年宣稱支持教師專業自主,將不知置於何地! 全國教師會 敬上 2008.12.08 聯絡人:詹老師(25675117#23;0982-939527) ※ 新聞稿之電子檔案,可至本會網站(http://www.nta.org.tw)下載。※ |
所有時間均為台灣時間。現在的時間是 04:45 PM。 |
郵政劃撥戶名:台北縣教師會 帳號:19362663 會址:臺北縣板橋市漢生東路215號 (台北縣立海山中學內)電話:(02)29591171 傳真:(02)29629858
網址:http://tpctc.tpc.edu.tw Email:tpctc@ms75.hinet.net
理事長 : 李榮富 | 副理事長 : 李雅菁| 總幹事 :
法律諮詢 :法律諮詢 :現任教師:|| 黃金宏 || 林莉婷 || 賴明信 || 江姿瑩 || 蔡偉森|| 詹順斌||